海岛当地太穷了,偌大的海岛,本地人只有三十万不到,还没下海经商的公务员零头多。

当地本地人少,收入低,消费能力不行,想赚本地人的钱几乎是不可能。

所以,最后剩下的赚钱路子只有两条,一是从国外进口商品,卖到国内其他地区,二是搞出口。

国家当初把海南岛从粤地单独分割出来,独立成省,设立经济特区,执行免税政策,本意也是鼓励大家搞进出口生意。

90年代,国内工业发展落后,基本都是依赖进口。

按照国内目前的情况,想做出口生意,只能农副产品出口。

海岛隶属热带气候,很适合大规模搞橡胶、槟榔之类农副业种植。

但是这种初级农副产品价格低廉,种植周期和回款周期长,运输成本高,利润低,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。

投入太大了,还没赚钱就要请人工了,不是很适合江彦这种刚开始创业的。

最关键,江彦来海岛前,岛上已经很多人在搞这个了,太卷了,竞争很激烈。

江彦其实原来有想过机械化种植,后来实地考察后发现,还不如请人工呢。

90年代,国内工人的工资低廉,这些自动化的机器都是进口的,价格高、维修成本也贵。

思来想去,江彦最后放弃了种植出口,选择了利用当地免税政策搞外贸,从国外进口彩电、冰箱之类的家电,卖到内地,赚差价。

这些东西90年代在国内属于紧俏货,想买还得靠关系,好卖的很,特别是彩电。

确定好方向后,江彦开始注册公司。

这时期海岛大部分公司都是皮包公司。

即,没有固定资产,没有办公室和员工,公司就老板一个人,提着个包就可以出去谈生意的公司。

这种模式很适合刚开始创业的老板积累第一桶金。

江彦采取的就是这种模式,省钱。

其实江彦不差钱。

出发前,刘瑶塞了一个存折给他,里头有上千万,都是这些年她做生意赚的,想给他当启动资金。

为了让她放心,江彦收下了。

不过他不习惯花女人的钱,不想动那笔钱。

确定好方向后,江彦从银行那贷了一笔钱,然后托关系从国外采购一批彩电。

这批彩电卖的很好,刚到货,就被人一次性全订完了。

他有发改工作过的背景,关系很硬,找购买渠道很容易。

拿着赚到的钱,江彦又重新采购了一大批彩电,这次还加购了冰箱。

和上次一样,这批彩电、冰箱依旧是刚到货就被人订完了。

也是巧,前后两次订彩电的人不是别人,正是陆景承。

自从那天帮刘甜甜买肉遇上雪崩被埋,陆景承的腿就瘫痪了,在床上养了很久。

刘甜甜后来还因为不想伺候他,闹离婚。

后来,他的腿靠着拐杖奇迹般的能站起来了。

再后来,他慢慢可以不用拐杖了。

然而,他走路依旧是一瘸一拐的,干不了什么重活。

也是因为这个,他一直不敢打扰刘梅,怕被刘梅看不起。

好在,他有前世的记忆,知道现在海岛和鹏城到处是机遇,做倒卖生意可以赚钱。

然而,他没门路,没办法直接从国外拿货,只能从海岛这边跟别人拿货,再运到内地卖,当二手贩子。

95年,江彦今年50岁了,陆景承比他大15岁,今年65岁了,年纪很大了。

所以这活他自己干不了,是跟几个儿子一块干的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