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王爷,若是有人仿制我们的衣服怎么办?”

王玄策考虑的还是比较周到的,什么赚钱一定会有人效仿。

“本王的买卖谁敢效仿,而且我们也不用怕,仿制可以,但是不允许用唐衣坊的名字。

我们把唐衣坊的字样都用金丝绣在了胸前或者衣袖衣摆上,很明显。

是不是我们的衣服一样就能够看出来。

大家都是要脸的人,你买个假货多没有颜面。”

买限量版不就是为了显摆么?到时候显摆不成再被人耻笑那就得不偿失了。

“可是王爷,若是有人用唐衣坊的字样呢,律法里面也没有说不让用一样名字的规矩。”

王洪福提问道。

“老王,你不要忘了,本王是亲王,五姓世家开的铺子都没有人敢去起一样的名字。

怎么还有人敢跟我纪王府起一样的名字?

若是有发现,不需要客气,随便按一个谋反的名头,发配岭南。

我就不信,他们得罪不起五姓,难道就能得罪起本王么?”

李慎眼中闪着狠厉。

这就是封建社会,虽然没有律法的约束,但是有阶级等级的优势。

一个亲王想要惩罚一个商户,哪怕你再有钱,也是难逃家破人亡的命运。

自古民不与官斗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
要不然沈万三也不会那么凄惨,最后被抄家发配云南。

对于李慎说的,王洪福和王玄策两人都没有觉得什么不妥,这才是亲王应该有的样子。

坑蒙拐骗才不正常,亲王嘛,就应该用一些强硬的手段,拿起律法的武器打击报复。

“王爷,还有一个事。”

这时王洪福又说道。

“什么事?”

“王爷,我们的钱好像不够了。”

王洪福小心的说道。

“什么?没钱了?”

听到没钱了,李慎顿时跳起来老高,钱可是他的命根子。

“怎么会没钱了呢,我今年可是骗了四百万贯,到手里也有两百万贯。

怎么会没有钱了呢?”

对于纪王府来说,今年还多赚了两百万贯呢。

“王爷,青海道那条路,耗费太大了,本来若是我们用徭役的话,会省下一大笔钱。

可是王爷心善,说是百姓不容易,要雇佣。

从蜀地,剑南道,还有去青海的沿途州县,我们一共招募了三十八万劳工。

单单是工钱就要四百多万贯,还有每天的吃食一年也要几十万贯。

还有沙石,工具,精铁,水泥,工匠的帐篷,被褥,等等也有三百万贯左右。

所以年底我们需要结算近八百万贯。

纪王府一年的收益也不到八百万贯,这还是一年,明年恐怕也得这个数。

王爷,还是早做打算为好。”

王洪福也是有些发愁,赚钱是赚的挺多。

可是纪王也太能折腾了。

好好的徭役不用,非要招募,工匠的钱比材料钱花的还多。

他虽然是大掌柜,但纪王决定的事情,他也不敢劝。

“这么多钱?”

李慎也懵了,修一条路怎么比建座城还贵。

一年就八百万贯,人工费这么贵么?

难怪他老爹不愿意废除徭役这一项。

“启禀王爷,不用徭役,雇佣百姓,确实是件大功德的事情,

但是这里面重点是王爷给的工钱太多了。

一个月一贯钱,还要包他们吃。

这在大唐都找不出第二家,这也是为什么百姓听说纪王府招供,提前几个月走数百上千里也要来的原因。

长安普通奴仆一月一百五十文最多不超过三百文。

伙计一月二百五文到五百文,

只有掌柜一级的才会一贯钱以上。”

王玄策提醒道。

“是啊,王爷,长安城的工钱就已经很高了,能够一年赚十贯钱以上的,都是掌柜管事。

普通工匠,或者奴仆,伙计,哪里有这么高的工钱。

就算是我纪王府的工坊,普通工匠也才五百文,有手艺的工匠根据手艺,

五百文到一贯钱不等。

掌柜和管事才一贯以上。

这在全大唐就已经给是最高的工钱了,长安城附近的州县百姓,很多人都想要到我们工坊上工。

附近州县百姓家中只要有小娘子的,都想要嫁到我们四个庄子来。

所以,王长史说的没错,王爷你给的工钱太高了,其实五百文就行。”

有王玄策在前,王洪福胆子也大了起来,说出了自己一直想要说的话。

纪王就是瞎搞。

“是么?本王给的工钱高了?

长安城的工钱这么低么?一年工钱才两三贯钱。

我们自己的工坊低级工匠一年的工钱才六七贯钱,是不是有些低了啊。

六七千文能买个屁啊。”

(奢侈品我瞎说的啊,说的不对,就是瞎编的。纯属虚构,没有巧合。

但是封建社会这个可是真的,穿越大军这么多,还是往权贵身上穿吧。

普通百姓,哪怕你是一个普通的县令,也活不了多久。

你发明什么,本王都会派人把你抓住,说你偷了本王的东西。

然后把你软禁起来,给本王赚钱,让你做一个会下蛋的鸡。

这个万恶的封建旧社会。散会!)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